消息速遞

跨課程閱讀體驗館——高效能中文學習分享會|新聞稿

06.06.2025

與未來閱讀對話  齊締造幸福希望

 

  由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成長易——高效能中文學習及幼小銜接」計劃主辦的「跨課程閱讀體驗館——高效能中文學習分享會」於2025年6月6日下午圓滿舉行,吸引近九十位教育界同工齊聚一堂,共同探索「學習羅盤」的「幸福密碼」。活動中,協作學校教師分享如何透過跨課程閱讀培養學生「從閱讀中學習」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與學習效能。分享會內容豐富,包括張慧明教授的主題演講、各校實踐案例分享、學習材料與學生作品展覽,以及李孝聰博士的回饋與總結。與會者透過專業對話,為中文教育開拓嶄新方向,共同推動教育創新。

 

本頁圖片/檔案 - IMG_20250606_135509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9493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9558

 

揭曉羅盤密碼  傳遞幸福祝願

 

  計劃總監張慧明教授與嘉賓講者李孝聰博士、教育局代表、分享學校代表及回應嘉賓代表共同主持開幕儀式。每位嘉賓取下一塊以分享會標誌設計的拼圖,當所有拼圖組合完成,「幸福羅盤」便完整呈現眼前,象徵活動核心理念的涵義與祝福傳遞給全場參加者。每塊拼圖背面還隱藏着專屬的「幸福密碼」,嘉賓們將所有密碼串聯解鎖,引出了張慧明教授的主題演講標題——「未來閱讀幸福羅盤導航」。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9277

 

主題演講:未來閱讀  幸福羅盤導航

 

  計劃總監張慧明教授以「未來閱讀幸福羅盤導航」為題,分享如何在初小階段將文學元素融入校本繪本,設計跨課程閱讀教學,以發展學生的記敘能力。張教授建議教師善用社區資源,如公園、博物館等,充分發揮閱讀學習的可塑性,並與同儕、教師及社區協作,共同創造未來閱讀的新價值。同時,她強調應相信每一位學生的能力,鼓勵學生多嘗試。即使是初小學生,也能創作角色,讓學生不僅是繪本的「讀者」,更能成為「小小作家」,參與繪本創作。

 

  張教授以協作學校香港道教聯合會雲泉學校的校本繪本《法寶在哪裏?》為例,說明如何結合中華文化,善用社區資源進行語文學習。該繪本以《西遊記》為藍本,教師在教學後設計了「雲泉小猴勇闖鳳德公園」活動,帶領學生前往以《西遊記》為主題的鳳德公園完成任務,並延伸至學習語文基礎知識、培養創意寫作思維及提升解難能力,充分展現了跨課程閱讀的多元價值與實踐意義。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9291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9310

 

教學成果展示

 

1. 香港道教聯合會雲泉學校 – 「雲泉小猴勇闖鳳德公園」

 

  該校分享了校本繪本《法寶在哪裏?》的教學設計與實踐經驗。教師通過遊戲化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認識《西遊記》的人物與新校舍,從而提升語文能力及對中華文化的認知,並強化寫作與表達技巧。此外,該校將學習場景從校園延伸至社區,設計了「雲泉小猴勇闖鳳德公園」任務,以團隊合作的形式完成各項關卡。活動中,教師安排高年級學生協助低年級學生,充分體現合作精神。學生需運用五感探索、收集與「水」相關的漢字、測量「五指山」的寬度等,將語文、數學及品德教育等不同範疇融為一體,實現跨學科學習與價值觀教育的雙重目標。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9423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8166

 

2. 博愛醫院任永賢夫人幼稚園幼兒中心 - 「悅」讀愈容易

 

  該校透過設計遊戲化教具,並運用「自主學習」策略,有效提升幼兒的閱讀興趣與識字能力。教師以「健康」、「社區」和「水」三個主題設計分層活動,以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差異,並展示自製教具,如「閱讀任務卡」、「文字影印機」、「社區大富翁棋」等。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能夠自定學習目標、運用策略並監控學習成效。他們透過互動遊戲進行仿寫、朗讀及學習漢字部件,不僅顯著增加了識字量,更提升了自我效能感與主動性,激發了自主進步的積極態度。

 

本頁圖片/檔案 - IMG_20250606_150459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8220

 

3. 粉嶺公立學校 -「小龜校園遊蹤——跨課程升小齊閱讀」

 

  該校中文科配合全校的「幼小銜接」跨課程主題活動,運用校園特色與優勢,以校本幼小銜接繪本及體驗式學習幫助小一新生認識校園並學習中文。教師運用校園照片作為背景,並首次嘗試使用AI工具生成學生生動的外貌形象,讓學生成為繪本中的主角,從而增強他們對學校的歸屬感。此外,教師設計涵蓋聽、說、讀、寫不同範疇的教學活動,並通過安排學生在校園各處尋找小龜的體驗式學習任務,讓小一學生在認識校園環境的同時學習字詞和句式。此外,教師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與同儕和老師分享閱讀的喜悅,進一步提升了學生對學習中文的興趣。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9480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8231

 

4. 聖公會聖米迦勒小學 - 「探.叮叮北角之旅 —— 跨領域的社區繪本」

 

  該校在分享會上展示了與計劃團隊共同創作的跨課程領域社區繪本《叮叮——童遊北角》的創新教學實踐。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親子實地考察北角景點,如皇都戲院、春秧街等,結合拍攝、記錄和寫作任務,充分體現了「從生活學習」的教育理念。該繪本融合了社區文化元素,以「北角之謎」為主題,以電車行走串連北角各景點,並以該校小一學生為主角,展開探索之旅。教學設計融入了歷史文化、品德情意等跨學科元素,並運用「六種行為句」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此外,繪本創新地加入二維碼互動設計,連結景點背景資料,培養學生的雙素養閱讀能力(紙本與數位結合)。學生不僅提升了觀察力與寫作興趣,更深化了對社區的認同感。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9583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8168

 

5. 善一堂逸東幼稚園 - 春分奇緣:嶺南尋寶之旅

 

  該校以自然、語文、文化和藝術為切入點,結合二十四節氣的「春分」,設計了以「春日」為主題的跨課程教學。教學亮點之一是安排學生在荔枝角公園「嶺南之風」進行尋寶之旅:孩子們根據教師創作的《尋寶詩》線索,在古色古香的園林中探尋蛇龜石雕、荔枝木雕與巨型象棋等景觀,並運用紙製洞窗進行自然觀察,再通過「寫生任務」,以圖畫與文字記錄《春分遊記》。此外,教師運用AI技術與幼兒共同創作電子繪本《春分奇緣:嶺南尋寶記》,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結合,成功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前後測數據對比,幼兒在文化認知與語言能力上均有顯著進步。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9593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8264

 

6.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 - 尋「龍」記——生態探索的偵探繪本

 

  該校展示了校本繪本《呂小綠洲事件簿之尋「龍」記》的創新教學實踐,這不僅是一個偵探故事,更是一趟跨領域的學習旅程。故事以該校翻新完成的生態園「呂小綠洲」為場景,讓學生化身小偵探,從尋找失蹤的變色龍事件出發,進而探索世界。教學設計融入OECD幸福羅盤理念,培養學生的「行動力」,使其對改變個人、社會乃至世界負起責任,為未來的幸福創造有利條件。學生需運用觀察、推斷、解難和創意等能力,探究「龍」失蹤事件的「終極真相」,並在不同知識領域中延展語文學習,增進知識、拓闊視野,發展多方面的興趣與能力。通過改寫故事結局、設計變色龍棲息地等任務,學生不僅提升了生態保育意識,更展現了高度的參與感。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9609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9605

 

同場加映:「成長易」教學設計海報及學習材料展覽

 

  場地特別設置了協作學校的海報及學生作品展示區,通過豐富的語文活動及跨課程學習,展現了學生多元能力的提升。以海報形式呈現的教學成果廣受參加者好評,與會的教育界同工紛紛駐足交流,對各校將文化元素與多元教學策略相結合的創新實踐表示高度讚賞。

 

本頁圖片/檔案 - IMG_20250606_132940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8135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8234

 

  計劃團隊將今年與協作學校共同創作的八本獨家繪本封面設計成貼紙,每位參與者可以在觀賞展區的繪本教材及教具的同時,收集各繪本的封面貼紙,並將其放入特製的《圖書數一數》小冊子中,製作屬於自己的專屬小圖書。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9152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8230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9324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9180

 

  分享會展示的教具不僅體現了「文化傳承 × 跨學科整合」的教學設計理念,更促進了不同學校教師之間的交流。例如:廿四節氣掛飾、印有幼兒創作繪畫的茶餅包裝,以及融入地標認知任務的社區棋盤等,這些教具為日後設計校本課程提供了新思路與靈感。

 

本頁圖片/檔案 - IMG_20250606_135004     本頁圖片/檔案 - IMG_20250606_133622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9564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9222

 

與未來閱讀對話  跨課程閱讀的核心素養

 

  李孝聰博士以「與未來閱讀對話」為題,為分享會帶來壓軸演講,深入剖析協作學校在跨課程閱讀方面的實踐成果。他從理論與實務雙重視角,系統歸納各校的創新模式,例如:創作AI繪本、融入社區文化、培養雙素養閱讀等策略,並提出具體的發展建議。演講緊扣OECD 2030學習羅盤框架,強調閱讀教育應超越語文能力的範疇,着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思考與文化認同等未來核心素養。李博士更指出,跨課程閱讀是連結「學科知識」與「真實世界」的關鍵橋樑,為活動畫下深刻且富有啟發性的句點。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9612

 

  計劃團隊特別設置了Padlet互動平台,讓參加者能即時對分享內容表達意見,成功搭建了一個跨課程閱讀經驗的交流平台,為推動中文教育的多元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此外,「成長易」團隊精心製作了「幸福扇」贈送給與會者,不僅希望將幸福傳遞給教師,更期待未來能繼續與教師攜手同行,在中文教育領域共同努力,讓學生以有效且有趣的方式學習中文,為他們的未來創造更多幸福可能。

 

本頁圖片/檔案 - DSC09643